小時候常常聽到的口號,垃圾不落地、你丟我撿,總覺得那就只是口號,有誰會那麼無聊去撿別人留下來的垃圾呀。不過想起了過去幾年的專案經歴,在大多數的時候只要是接手的專案,幾乎都都面臨著要大幅度改寫的狀況,或是砍掉重練。
而開發中的專案也常面臨業主要求某某功能,只給了你什麼資料,只能那樣子做,但實際上那樣子開發並不好。在這個情況下就面臨了要不要製造垃圾給別人的問題了。撿拾別人的垃圾在執行專案中很常見,而在短期的專案中製造垃圾,或甚至是在長期的專案中仍然繼續製造垃圾,從而使一個原來開發資訊系統的專案,轉變成了一個維護資訊系統,或甚至說得更為貼切一些的,變成不斷重新開發雛型的專案。不斷的製造垃圾,並且隨著業主的要求而更快速的製造垃圾。
情況由業主要求時「寫一隻程式」滿足他,漸漸的演變為「有要求時快速的做一個雛型」滿足他,最後變成了先不寫程式,由「人工製造需要的資料」,畫一個系統、做一些資料。漸漸的系統不只是充滿了BUG,而是本身就是一個BUG,其實最後它不是一個BUG,而只是一個垃圾,因為它幾乎不具備任何實用的功能。換句話說,沒有系統了只有垃圾,而所謂的系統就是開發人員本身。那何必寫程式呢?若是維護經費年年皆有,但又不可能年年需要新功能,那麼不如5年期的專案就做5年期的「資訊服務案」,n年期的專案就做n年期的「資訊服務案」,不是皆大歡喜嗎?省點功夫不要製造垃圾,只製造有用處的資料,費用可以減少一些,雙贏。
而開發中的專案也常面臨業主要求某某功能,只給了你什麼資料,只能那樣子做,但實際上那樣子開發並不好。在這個情況下就面臨了要不要製造垃圾給別人的問題了。撿拾別人的垃圾在執行專案中很常見,而在短期的專案中製造垃圾,或甚至是在長期的專案中仍然繼續製造垃圾,從而使一個原來開發資訊系統的專案,轉變成了一個維護資訊系統,或甚至說得更為貼切一些的,變成不斷重新開發雛型的專案。不斷的製造垃圾,並且隨著業主的要求而更快速的製造垃圾。
情況由業主要求時「寫一隻程式」滿足他,漸漸的演變為「有要求時快速的做一個雛型」滿足他,最後變成了先不寫程式,由「人工製造需要的資料」,畫一個系統、做一些資料。漸漸的系統不只是充滿了BUG,而是本身就是一個BUG,其實最後它不是一個BUG,而只是一個垃圾,因為它幾乎不具備任何實用的功能。換句話說,沒有系統了只有垃圾,而所謂的系統就是開發人員本身。那何必寫程式呢?若是維護經費年年皆有,但又不可能年年需要新功能,那麼不如5年期的專案就做5年期的「資訊服務案」,n年期的專案就做n年期的「資訊服務案」,不是皆大歡喜嗎?省點功夫不要製造垃圾,只製造有用處的資料,費用可以減少一些,雙贏。
留言